西安临潼小金村故乡原风景在这里再绽放
作者:王晶 刘淑娟 姚磊 宋嘉曌
7月的西安市临潼区小金街办小金村,碧蓝的天空飘着朵朵悠闲的白云,大片的石竹花、金菊花、黄芪花的海洋与蓝天白云形成映衬,守护着这个安静的村庄。一条两边绿树红花的柏油路,把我们引进了屋舍俨然、鸡犬相闻的小金村。
小金村建设的很规整,统一设计的房子整齐依次排开。村道边的绿化和文化墙,使新房子显得更加明净整洁。“你们看我村干净吧?我们这里每天都有专人负责环境卫生呢!”前来接待我们的村支书王卫亭骄傲地说,“你们现在看到的地方叫小金新村,这里的每一户都是从沟里的地质灾害点统一搬上来的。为了这次搬迁,政府给每户拨了6万块钱呢,我们从2014年开始筹备,到2016年,沟里130多户全都搬上来了。”
在搬迁户吴全信家说起搬迁带给他们家的变化,他感慨道:“当年我爷我爸都想搬上来,但是没有条件。现在有了政策支持,把我们祖祖辈辈没办成的事情办成了。原来在沟里干啥都不方便,现在搬上来干啥都方便的很!”
除了整体搬迁,小金村还彻底改变了生产方式:原来种麦子,一亩地产出300元左右,除去施肥收种等成本,没什么赚头。现在的小金村,以发展“美丽经济”为主。所谓美丽经济,就是在地里种各种花卉和各种“美丽药材”。春夏时节,金菊花、石竹花、黄芪花、丹参花,花开遍野、清香四溢,引来蜜蜂蝴蝶飞舞其间,鹧鸪画眉流连忘返,时而发出清脆的鸣叫,回荡山间,使人心旷神怡。这些花卉和药材,分别卖向城里的花卉市场和药厂,每亩纯收入1500到2000元不等。早期种药材获利的村民屈转过,现在正积极发展他的药材种植面积,同5户村民一道开起了转运种养殖合作社,现已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药材种植150亩,一年的纯利润可达30万元。带动村里70多户村民也种起了中药材。屈转过说:“不只是赚到钱的问题,在自己的家乡发展产业,每天在蓝天白云、空气清新的药材地里劳作,心情好得很。”
小金村原本有国家全额补贴的1800亩花椒田,去年刚栽上,花椒苗还未挂果获利,村上就引导村民在花椒田里套种金菊、石竹等花卉。当年种当年收,当年获利,每亩净利润少说也在1500元。这些花卉,美了小金村的田园、美了城里人的居室,也鼓起了乡亲们的钱袋和他们对未来的希望。村支书王卫亭告诉我们:“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不想满足于拿这些花儿多挣这点钱,我们现在考虑的是依托这些花卉,发展旅游产业,给村民带来更可观的收入。”
小金之美不只在村容,也不止于美丽经济,亦在文化。小金村下埝组的庞玉兰老人,今年75岁了,腿脚依然麻利勤快,做得一手好花鞋。见记者一行对她的手工感兴趣,这次老人亲手做了当地过年或亲戚家逢喜事才做的花馍相送。老人说:“这老虎是祝福你们生龙活虎,这小鱼是祝福你们的孩子欢的像鱼儿!”这些形象拙朴的手工花馍散发着缓缓的静气和祝福的温度,向我们展现着这位老人曾面对困难生活的一份从容和优雅。可以想象,这些花馍曾点亮过一家人的生活,带给孩子们成长的力量。如今,这力量,融汇于传统礼俗中,在新时代的小金村继续生长着。
精准扶贫,整体搬迁,互联网进村,产业结构调整使这个千年小村终于摘掉了偏僻、贫穷的帽子。如今的小金,鲜花盛开、鸟鸣婉转、静静地在骊山深处做好一切准备,准备着与远方的人们欣然相遇。(记者 王晶 通讯员 刘淑娟 姚磊 宋嘉曌)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