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的城丨聚焦“八个新突破”推进高质量发展——“金质”发展看周至
2024年,我市提出“八个新突破”,提出“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在重点攻坚上实现新突破”。周至作为国家级生态功能区和西安市主要水源地,“守好大秦岭、护好黑河水”不仅是责任担当、更是政治使命。周至县骆峪森林管护站所处的管护区总面积66475.5亩,森林覆盖率77.6%,是下游西骆峪水库的唯一水源。骆峪森林管护站的6名森林管护人员,负责着这片区域的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抚育、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张宝会作为其中一员,30多年来一直坚守在这片山林之中。
立足秦岭生态保护区域实际,周至县建成了“数字秦岭1+N多级网络”,将秦岭周至段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事件巡查,建立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形式,打造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的数字化管理新模式。
生态保护是红线,民生保障是底线。为了让沿山群众真正靠山、靠水走好乡村致富路,周至县充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积极探索 “ 一纽带五片区 ” 田园经济综合体模式,有效拓宽 “ 两山 ” 转化实践路径,让群众守望的“绿水青山” 变成了家门口的 “金山银山” 。周至县被誉为“中国猕猴桃之乡”,是全国蕞大的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据统计全国每7颗猕猴桃就有一颗产自周至。位于周至县南部平原的马召镇,猕猴桃种植面积3.6万亩,产值3亿元,占年总产值60%,是周至县猕猴桃蕞佳适生区,也是猕猴桃主产区。马召镇纪家村新农人付妮娜2018年底返乡创业,用自己所擅长的专业技术和经营理念,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
为了让乡亲们走上致富路,马召镇纪家村多次组织乡村“土专家”培训,发动农业科技特派员送技下乡,大面积种植改良品种瑞玉猕猴桃,也让村民的收入有了明显的增长。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让纪家村的猕猴桃产业走上了标准化、规模化发展道路。
目前,周至县已建立了以“龙头企业+合作社+果农”的现代化订单农业经营模式,带动全县8.5万种植户、30万农民实现稳定就业。2024年,我市提出八个新突破,要求“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优化升级上实现新突破”。在周至,西部智能装备产业园以“西安制造,周至配套”为理念,是周至县大力发展县域工业经济,承接主城区产业外溢的专业化园区。目前园区已建成15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招纳比亚迪汽车配套7家企业落地投产。
产业发展硕果累累,文旅发展也势头迅猛。周至县坚持用全产业链思维谋划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以文带旅、以旅促农,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医疗康养等绿色新业态不断落地。近年来,周至县坚持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不断拓宽“两山”转化实践路径,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真正把政策的 “含金量”与自身的“含绿量 ” 有机结合、融会贯通,转化为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和实施项目建设的具体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头部时间删除内容。
“关中书院大讲堂”第十二讲开讲
欧亚大道上跨货运北环线高架工程加快
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
打造数字新名片 西安征集“i 西安”
“关中书院大讲堂”第十二讲开讲
欧亚大道上跨货运北环线高架工程加快建
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打造数字新名片 西安征集“i 西安”品
新城区: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 为群
【地评线】在一线中磨砺,锻造新时
铁路助力三农,保障春耕顺利进行
以实干之姿 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画
【地评线】打造“三个课堂”,赋能
【地评线】用好“千万工程”,绘就
郭杜街道:“非遗”文化在社区“活
西安翻译学院“译”路寻光实践团赴
牵改革“牛鼻子” 绘巴蜀新蓝图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