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郭杜街道五四村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长安村落】——郭杜街道五四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村原位于新韦斗路与西户路十字西北角,由尚村、刘家村、东高庙三个自然村组成。2010年,有5个村民小组,342户,1205人。
尚村,有老人说原名北祝村,原村址在现祝村中学南边的低洼地(现比亚迪生活区),因为遭遇水患而迁于高处为上,叫上村,后何时更名尚村不得而知。尚村的驰名得益于新中国成立前有谭家地主,有土地1000余亩,又与长安马厂郭家,东大张家都有亲戚瓜葛。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该村曾是闻名全国的甲级卫生模范村和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又出了全国卫生模范谭忠智,荣获陕西省劳动模范,1959年到北京出席过全国群英会。原长安县的书记李浩,县长王新茂也曾蹲点该村,一住就是一两个月。村中姓氏有谭、叶、张、李、王,后有谭家的佃户土改后落户,增加了年、杜、高、智、杨、陈等姓。
刘家村,位于尚村、东高庙、西高庙(现高庙村)中间,20世纪50年代只有十多户人家,当时流传一句话:“刘家村十家人,三家地主七家贫,学生只有一二人。”现在刘家村(五四村一组)60余户250人。刘姓占90%以上,其余为张、赵数户。
东高庙村,区别于高庙村(实为西高庙),东、西两个高庙村的得名于位于东、西高庙两村之间偏北,原通西安的古大驿路旁细柳源头的老古庙。古庙地势高,也说明细柳塬头就在庙址上,古庙也就谓之高庙,居于庙的东、西两村也分别叫东、西高庙。而东高庙村分为东头(五四村三组)、西头(五四村二组),东头姓史、何。西头姓智,百家姓无此姓氏,听老人们说是以法号为智什么的和尚还俗成家之后繁衍,无从考证。
1954年尚村成立五四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刘家村、东高庙的初级社,合称五四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就是五四村的前身。
1985年三个自然村连成一体的新村规划正式诞生,1986年至2000年实施。打通村南北主干道路及三条未通的支街道,规划整齐如一的新村初显雏形。2004年到2006年开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先后完成小学楼房,农电网改造工程,硬化全村道路19000平方米,盖起两委会办公楼;安装路灯59盏,主干道两旁、环村路两旁种植树木1000余棵;给每户村民安装有线电视及天网工程的报警器,对全村进行厕所无害化改造,恢复昔日卫生村的风貌。先后荣获“全国绿色村庄”“陕西省文明村”“西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称号。时任市委书记孙清云曾来村里宣讲十七大文件精神;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郭永平,国家信访局副局长王石奇曾来村调研;联合国卫生署高级项目官苏汉斯先生曾来考察村改厕工作。
该村的城中村拆迁改造从2011年5月13日开始,400余户分散在郭杜几十个村庄、小区里过渡。但凡谁家有红白大事,村民纷至沓来欢聚一堂,共诉离别之情。随着2011年12月24日高新区创汇社区奠基的礼炮声,五四村村庄已不复存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