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眼中新西安)“西安硬核”全网沸腾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媒体眼中新西安)“西安硬核”全网沸腾
“Amazing!” “Cool!”“Great!”……上周,国产ECMO率先在西安应用于临床、全球蕞新一代人工晶状体成功进入临床、西安科技为天地通信搭建“通道”等多重好消息让国内多家主流媒体将目光聚集于西安的同时,也引发众多海外媒体关注,一些海外网友主动为西安超燃“硬核实力”点赞打 call。此外,“后全运时代” 体育场馆如何利用、试点大型车“右转必停”通行规则等“硬核举措”及历史与潮流交融碰撞的魅力街区等“硬核创意”也让西安火遍全网!
被誉为“人工心肺”“救命神器”的ECMO(体外膜肺氧合设备)上周有了重磅消息。11月8日,新华社刊文《突破!中国国产ECMO进入临床阶段》,介绍由西安交大一附院等研发的国内首款ECMO率先应用于临床,西安交大一附院成功救治两名危重心血管病患者。据统计,该报道被人民网、央广网、中国网、本网、中国经济网、环球网等529家媒体采用。
此外,一批“西安智造”广泛应用的消息也备受媒体瞩目——国际在线报道《陕西科技打破欧美垄断 全球蕞新一代人工晶状体成功进入临床》;央广网报道《“感觉良好”!西安“硬科技”保障这句话从太空传回地面》;新华网报道《新型文物勘探全液压群钻钻机研制成功》均引发积极反响。
十四运会已圆满落幕,但体育惠民的红利注定会持续释放。11月13日,新华网以《“后全运时代” 体育场馆如何利用》为题,称赞西安体育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无论是西安奥体中心、西安城市运动公园,还是阎良区的极限运动中心、秦汉新城的马术场馆等都将还利于民,老百姓将在这些场馆里快乐健身,感受运动的魅力。”文章如是说。
如何避免视线盲区引发事故是交管部门亟待破解的难题。近日西安采取“硬核”措施——试点实施大型车“右转必停”通行新规,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环球网、人民资讯、今日头条等对此进行了关注。
“西安速度”堪称硬核举措的蕞强保障之一。“国际港务区加快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西安地铁8号线首个盾构区间顺利贯通”等成为光明网、中国网、国际在线、人民资讯等媒体关注的焦点。
当传统文化与时尚潮流汇聚于古城,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央视财经频道《消费主张》特别报道“中国魅力街区”,体验打卡了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老菜场文化市井街区、易俗社文化街区等特色文化商业街区,让观众充分领略到西安的“硬核创意”!
今日头条报道《央视点赞的“西安魅力街区”,走!逛去》,文图并茂地将易俗社文化街区的特色美食一网打尽。中新网报道《“有机更新”唤醒“老西安”记忆 “年代感”引民众重寻“光阴故事”》则讲述西安在发展与继承中不断创新,从老厂房改造到老菜场焕新,新旧交替展示着城市的“蝶变”。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近日,西安城墙景区中山门的工作人员用银杏落叶拼出“山河无恙 祖国富强”“千年古都 常来长安”等字样,引发光明网、环球网、国际在线等媒体关注。新华网也以短视频的形式,带领网友邂逅西安绚烂秋景画卷。
中新网则将镜头定格在西安的高校——你可以在西北大学生活记忆馆具有年代感的物件中回忆“青葱岁月”,也可以在陕科大的课堂上体验酿酒……不得不说,西安的高校太有创意了。
此外,11月12日,大唐芙蓉园东仓鼓乐社携作品——唐代宫廷燕乐《鼓》登上央视国际频道《环球综艺秀》栏目,“东仓鼓乐”再次向世界展现神秘又震撼的非遗之美。
西安城市文化传播工作室 王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