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公示共176万平方公里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公示,共1.76万平方公里
日前,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修改完善后的《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8-2035)》(草案)通过网站及新闻媒体向全社会予以公示,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19年10月30日。
西安市将按照区域统筹、全域保护;整体保护、应保尽保;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真实性;合理利用、永续发展4大原则,全面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和用好文化资源,有效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让历史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改善人居环境,彰显城市特色,展现古都风采。
为了全面保护西安的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彰显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特色,深入挖掘、用好和展现西安历史文化资源风貌,有效协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关系,切实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积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让历史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改善人居环境,彰显城市特色,展现古都风采。
1. 区域统筹、全域保护的原则;
2. 整体保护、应保尽保的原则;
3. 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线. 合理利用、永续发展的原则。
1.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底线. 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传承;
4. 运用新技术实现文化遗产信息化管控。
规划范围为西安市行政辖区,面积为10096平方公里。研究范围包括西安市域、咸阳市大部分地区(包括秦都区、渭城区、泾阳县、三原县、兴平市、礼泉县、乾县、武功县)、西咸新区、渭南市(临渭区、富平县)、杨凌区。总面积约1.76万平方公里。
2.西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精神标识地。
4.西安是古代东方都城营建的典范。
保护自然山水格局、历史村镇、文化线路、古树名木等市域历史文化遗产。
保护中国传统村落蓝田县葛牌镇石船沟村及周至县厚畛子乡老县城村。
将未达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标准,但整体格局和风貌保存尚好,能够体现西安历史文化特点的古镇、古村,拟列入保护名录。
保护各个时期形成的贸易、交通、军事、水利等文化线路遗产本体及线路遗存点,包括古丝绸之路、古蜀道、秦驰道、水利工程、历史漕渠等。
保护西安市域内树龄在100年以上的古树,国内外稀有的树种,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名木及古树群。
1. 整体保护西安历代都城遗址、城址、格局、宫殿、园林、陵墓等历史文化要素及其依存的山水环境,完整展现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都城格局特色。
2. 重点保护西周、秦、西汉、隋唐等重要历史时期的历史遗迹,加强隋大兴唐长安城的格局要素挖掘、保护与展示。
历史城区范围为环城路外侧红线以内区域。
整体保护“一环、三轴、三片、多地段、多点”的传统格局形态。
分类分级保护历史城区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历史街巷道路,包括历史道路、历史街巷。
1. 保护历史地段内历史文化遗存的真实性、历史风貌的完整性。
2. 历史地段内的建(构)筑物要进行分类保护整治。
3. 维持历史地段的社会生活延续性和活力,积极改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品质。
4. 因地制宜地采取多样化的保护利用模式。
5. 对市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持续挖掘,将符合标准的片区,增补为历史地段。
本次规划中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以蕞终批复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主。保护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
二、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保护早期人类活动遗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一般不可移动文物)。
2. 严格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城市紫线管理办法》等法律规范,对历史建筑进行管控,建立历史建筑保护档案和保护标志。
3. 编制专项保护规划,划定保护范围,对保护范围内的各项建设活动提出控制要求。
4.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迁移、损坏历史建筑。
5. 历史建筑的所有人应按照保护要求负责历史建筑的修缮,若所有人不具备修缮能力,应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保护。
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及其他优秀传统文化。
1. 以历史文化价值和名城特色为导向,重点展示蕞具西安特色的历史文脉和空间载体。
2. 在市域层次建立包括片区、线路、节点等要素构成的网络化展示。在中心城区层次,对现存都城遗址和历史城区等重点区域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展示。
3.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与创新展示利用方法。完善文化遗产信息平台,使全社会共享文化和科技发展成果。
②长安范儿《重磅!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包括咸阳共1.76万平方公里》
③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 西安报业全媒体编辑:雷莹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